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道德经1 - 第五十八章祸兮福倚,福兮祸伏

第五十八章祸兮福倚,福兮祸伏[第1页/共1页]

人们对此利诱不解,已经好久了。

祸中有福,福中有祸。天下无正祸正福。非独祸福为然,邪正善恶亦常反覆,皆在物极则反。

[1]闷闷:昏昧,此处为刻薄之意。

君主残暴,民气天然狡猾。

2.休咎相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明白事物没有绝对的,就会自发学会寻觅事物间的阿谁均衡点,以均衡掌控。而事物间的相互转化有其本身的规律,必须熟谙到,才气抓住这个规律,从而趋利避害,持盈保泰。

[8]廉:锋利。

--王弼

[5]正:标准。

谁晓得这类窜改的究竟呢?

解读心得

--河上公

灾害的中间,能够就有幸运;幸运的内里,能够就有灾害。

邻居们又纷繁前来慰劳。这位老翁并不感到多么难过,他说:"这说不定是一件功德呢。"一年后,胡人大肆侵入长城一带,凡是青丁壮男人,都被官府强行征去兵戈了。并且,靠近长城这一带的兵士,绝大多数都死了,唯独老翁的儿子因为腿瘸没去交战,父子两人都得以保全了性命。

孰知其极?

[9]耀:闪光,刺眼。

由此可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休咎相倚,苦乐相转。没有永久的荣幸,也没有永久的背运。这就是人生,明白了这个事理,就能安然面对人生,安然接管运气的幸与不幸。

福因祸而生,人遭祸而能悔过责己,修道行养,则祸去福来。祸伏匿于福中,人得福而为娇纵,则福去祸来。祸福更相生,谁能知其穷极时?

是以,贤人处世刚正而不生硬,有棱角却不伤人,坦直却不猖獗,亮光而不耀人眼目。

1.本章申明天下事物没有绝对,休咎相倚,正反相因,善恶相转,此中窜改奥妙,令世人利诱。但贤人能体察熟谙,以是能做到没有棱角,直而不伤人,光而不耀目,从而做到外圆内方为人处世,有为而无所不为。

是以贤人方而不割,廉[8]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9]。

[7]迷:利诱不解。

它没有特定的标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缺缺:滑头。

其无正[5]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6]。

其政察察[3],其民缺缺[4]。

[2]淳淳:浑厚刻薄。

[6]妖:险恶。

[3]察察:严苛,残暴。

人之迷[7],其日固久。

3.人的本性天生,需求保持,也窜改不了。但人毕竟活在社会中,以是本性必须融于共性当中,做到和光同尘,不然本性的保存必定遭到共性的架空。以是聪明人保持本性但尊敬别人,与别人调和相处。特别是有才调的人,常常恃才傲物,如果能保持靠近别人,就不会因才招妒,让才调充分阐扬,本身得以很好地生长。

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端地跑到了胡人那边。邻居们都为他感到哀痛,都来安抚他。这位老翁却面无忧色地说:"这说不定是一件功德呢。"几个月后,他的那匹马竟然带领着胡人的一匹骏马返来了。邻居们又上前庆祝,啧啧称叹。这位老翁则摇点头说:"这说不定是一件好事呢。"他家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很喜好骑马。成果,有一天,他的这个儿子竟然从马背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直而不肆,以直导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沸于物也。所谓大直若屈也。

典范故事

前人校注

译文

畴前,长城边上有一个精通法术的人。

君主仁政腐败,民气天然浑厚;

祸福无有定矣,故太上曰:休咎无门,唯人自招。盖政者正也,副本有为,苟故意而为正,则生民气,故反为奇特。善本天然,苟故意而为善,则变民气,故反为妖怪。

--司马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注释

其政闷闷[1],其民淳淳[2];

刚正转为独特,仁慈转为险恶。

--范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