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拖油瓶 -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第2页/共2页]

公然不是先前那话多嘴碎的小子!

但见花船透明,花灯辉映,千万盏荷灯星星点点明显灭灭的河水旁,陈氏披着一领藕荷绵绸银线挑绣缠枝梅花的大大氅,俏生生地立在四周或着大红或着明绿皆打扮的花团锦簇的游人中间,便如一支袅袅婷婷悄悄绽放在水中心的芙蓉,愈素则愈妖,愈显活色生香。

被陈氏拽离人群以后,二姐儿仍旧沉浸在那小厮信息量颇大的话语中回不过神。一并连陈氏的斥责声儿都充耳不闻。满脑筋想的都是甚么“四王八公”,甚么“荣宁二府”……

二姐儿看得目炫神驰,瞠目结舌。今时本日才明白甚么是玻璃天下,珠宝乾坤。中间陈桡等人亦是大喊小叫,指指导点,桥上看景儿的游人皆交口奖饰“真不晓得是谁家扎的好花船,竟如此繁华豪奢。”

复抬开端时,陈氏早已拽着二姐儿的手走远了。那小子尤怔怔呆立,欣然如有所失。

陈珪听了这话,更加调、笑道:“既这么说,你哥哥我倒是可贵一见的白毛鸦。这事儿你嫂子是最晓得的。”

陈珪便笑道:“你如何晓得人家府里有姨娘?”

说罢,视野又扫过尤大人的身后——既不见小厮长随,也不见家眷后代,莫非竟是一小我孤零零的出来逛灯会?

二姐儿想到这里,好像大晴日里被雷劈了普通,尤不敢信赖。正欲沉思细想,却发明本身自穿越后便身处后宅,又因行事谨慎不敢出言多问。家中女眷仆妇更是除家务情面内宅琐事以外,从不提外朝之事。乃至二姐儿搜肠刮肚了这半日,除了方才那青衣小厮的只言片语,竟再不晓得旁的。

顺着水流逆溯而上,但见更远一些水域宽广的处所,城中权势繁华豪奢商贾之家扎的彩船各式百般,皆以绸绫纸绢妆点,鱼跃龙门、千手观音、孺子拜寿、百鸟朝圣、八仙过海……华彩缤纷,争妍斗艳。最显眼的倒是河水中心缓缓驶过来的一支双龙飞天的花船,那船身长有二十来丈,船身高有三丈多。两只巨大的龙首高昂扬起,几欲冲天,恨不得将周旁的彩船都比没了。

尤大人便接口说道:“哦,本来这就是坊间传言的令妹。公然……”

莫非我是穿到《红楼梦》里了?可我又是《红楼梦》中的甚么人呢?

陈老太太却当了真,且疼女儿的心切,忙拽着陈珪的衣袖问道:“你说这位尤大人……究竟是个如何样的品德德行?家中另有甚么人?你与我细细说来,好儿多着呢。”

一句话未落,陈氏早已看了过来,似笑非笑的说道:“哥哥要打甚么主张?你想在我跟前儿弄这些个瞒神弄鬼的事儿,可不能够。”

陈珪这么想时,不觉悄悄皱了皱眉。

特别是龙首上的那四只龙睛上镶嵌的四盏西瓜大小的玻璃绣球灯,内壁嵌四块半弧的西洋镜,镜面冲外,更加将玻璃绣球灯内的灯影逼向外头,远远看去,真如两条活龙游水普通,更加显出其狰狞凛冽栩栩如生的气势来。龙眼镶嵌西洋镜与透明玻璃,乃是为了“画龙点睛”。而龙身上的鳞片却都是彩色琉璃镶嵌拼接而成。体内仍点着数千只灯油小蜡,远远看去,通体的亮光金碧光辉,炫彩闪烁,直逼云霄,将河水亦染成片片的金红明绿之色。河水浮动时波光粼粼,灯火与水光争辉,让人一时分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光。

说罢,转头笑向冯氏殷殷叮嘱道:“嫂子可替我看顾着两个姐儿。倘或一不留意走丢了,我可没处哭去。”

一个孀妇,一个鳏夫。

陈珪见状,忙堆笑上前,拱手作揖道:“本来是尤大人劈面。上元佳节,尤大人也出来逛花灯?”

另一厢,待尤大人走后,陈珪却笑向世人道:“这位尤大人,便是我平常说的,很看重我的那位上峰。说来倒也刚巧,他的嫡妻也是去岁春里没的。倒是和蕙姐儿同病相怜了。”

陈老太爷与陈老太太倒是一马抢先,扶着青石桥旁的雕花雕栏徐行登上桥阶。跟从的婢子小厮见状,忙上前搀扶。陈老太爷却摆了摆手,因说道:“我本身走,不消人扶。”

说话间,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看向因着方才催促二姐儿放河灯,这会子已经落在世人身后的陈氏身上——

陈氏闻言,嗤笑道:“这话说的,仿佛我不是端庄人似的。”

世人这才得知,本来这小厮口内的老爷也并非京中权朱紫家。不过是某个大商行内颇得脸的管事罢了。真正接了南安王府这桩大买卖的也不是他的老爷,而是阿谁商行的主家。他家老爷亦不过是帮着主家办差罢了。不过这小子说话虽大,却实在有几分辩才,虚真假实间说了一些京中权朱紫家的风骚趣事,倒也引得世人谛听。

心焦意乱之时,二姐儿更加烦恼本身为了逛灯会配药粉,竟没来得及翻阅陈老爷子送他那本《太、祖天子事迹》,才落得本日世事不知。因此闷头负气,心神不宁,接下来的花灯会中,都未曾好逛的。陈府世人皆觉得二姐儿如此乃是受了陈氏斥责之故,忙开口劝止陈氏,又哄着二姐儿看花灯。

正悄悄群情间,只见身边一个作青衣小帽小厮打扮,肩上驮着个三四岁小女娃的二十来岁的小子指着那龙船开口夸耀道:“我晓得,我晓得,这是南安王府家扎的花船。那龙眼上的玻璃绣球西洋镜灯和龙身上的琉璃都是我们家老爷亲身挑了送到南安王府上的,断断错不了的。”

陈老太爷忙横眉冷目地瞪了陈氏一眼。陈氏吓了一跳,忙低头敛目,收敛声色。尤大人亦回过神来,难堪的轻咳两声,便向陈珪笑道:“天气不早了,尤某另有些琐事要措置。贤弟请自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