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拖油瓶 -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第2页/共2页]

陈氏所言所想,皆是三姐儿当日看了陪房何财家的送来的罪证后一一想出来的应对之法。遵循三姐儿的主张,这些个目没法纪的主子最好送去见官。只是考虑到家丑不成传扬,尤子玉一定同意,才又想到了前面的迂回击段。更叮嘱陈氏该如何劝说尤子玉——务需求口口声声都落在官声前程之上,唯有如此方能引得尤子玉正视。

总之一番折腾下来,尤子玉公然将身上不好的名声罪恶皆推到底下人的头上,那些个受了尤府下人们逼迫的多数是无依无靠的平头百姓,心中最是脆弱良善。目睹尤子玉贵为朝廷命官,竟然能不顾身份同他们低头赔不是,又送了好些银钱东西,心中的怨气不满早就烟消云散,反而受宠若惊起来。

当日为了拿捏住世人的把柄以立其威,陈氏不但同三姐儿整日查账盘库,更在公开里打发了自家陪房到外头去网罗罪证。得知那些个管事大班们除了贪墨主家的银子,采买东西时以次充好以外,更打着主家的名号,在外头横行霸道,逼迫百姓,欺行霸市,无所不为。诸如厚利剥削,包办诉讼,倚财仗势,以薄田衰铺之价去强买人家的良田旺铺,人家倘或不卖,便贿赂本地父母官儿们算计的人家吃了官司败了业,然后再将看中的地步买卖做了公价采办……桩桩件件皆是朝廷严令制止,罔顾法纪的重罪。更有一两件事即便陈氏看了,也觉触目惊心。悄悄嗟叹这些个主子秧子公然胆小妄为,不但尤家的名声都叫他们给废弛了,长此以往,连尤子玉都恐堕入监狱之灾。

尤子玉听了陈氏的话,心中深觉得然。只是尚且有些踌躇。盖因那些个主子们办的好事,有些是打着他的名号自行其是,有些确切是得了他的叮咛才去办的。现在却要这些个主子们一股脑的顶了罪,尤子玉也有些不忍。

过后几日,尤子玉公然照着陈氏所言措置了家中贪墨枉法的管事大班。因着不忍将这些家奴送官发落,只遴选了此中罪大恶极的逐出尤家,又打发了一众中饱私囊之辈,以后抄没的银钱地步商店买卖,一半儿收归公中,一半儿则拿出来补助曾受尤家下人毒害的百姓们,尤子玉更是带着几个侍从亲身到了几户人家,不但送金送银送药材,更放低身材儿赔不是,只说本身管家不善,竟让这些个下人打着主家的名号鱼肉乡里,实在不该。

太子殿下闻言,只是嘲笑一声,大袖一甩,独自去了。六皇子因有些外朝的事件,尚且要同太子商讨着办理,见此形景,只得向诸位皇兄拱了拱手作辞,跟着太子仓促而去。

那么些年前的事儿,贤人早忘了。不过经过十二皇子一提,倒是有了些许印象,不觉含笑点了点头。

之以是从三姐儿想出的各种行动中遴选了这两项,陈珪也是有考虑的。一则他身为户部官员,且又擢升了五品主事,正该做出一些政绩来稳固本身的职位。“复式记账法”的呈现便正对了陈珪的近况。

又诘问贤人道:“父皇还记得阿谁说话伶牙俐齿的小大姐儿么?”

陈氏却不晓得尤子玉心中的这一笔账。她自幼耳濡目染,身边当官儿的只要哥哥陈珪并嫂子娘家的亲戚们。旁人家的事儿陈氏且不晓得,可自家哥哥手腕油滑,行事谨慎,常日里哪怕是办好事儿也从不肯漏把柄于人。陈氏以此推之,只当尤子玉做了陈珪这么些年的上峰,行事举止必然要全面过陈珪才是。现在且见尤子玉面露不忍之色,遂笑言问道:“老爷乃重情之人,必然是舍不得这些个主子,不忍将其送官发落,这也是常情。只是老爷心中有怜恤之意,也该叫他们明白晓得才是。别的也还罢了,好歹贪墨公中的银子该还了,另有那些个打着老爷名号儿放印子钱的,也该一把火烧了那些个便条,就算给尤家积积阴鸷罢。至于那些个包办诉讼的事儿,老爷何不着人探听探听那些个苦主儿的动静。倘或是罪有应得也还罢了,倘或真的受了冤枉,也该给人家儿一个交代才是。”

走出大明宫后,太子殿下当着诸位皇弟的面儿,笑向三皇子道:“三皇弟向来留意孤身边儿的人。倒也可贵。只可惜这一番心血,倒是白搭了。”

陈氏自打进了尤家的门儿,接办管家之事,尚且没想过从公中捞些银子来补助本身个儿,又怎能忍得那起子主子从中捞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