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拖油瓶 -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三章[第1页/共2页]

三姐儿熬了一夜,此时却不觉困乏,仍旧精力奕奕地笑道:“若论写八股策论,我倒是不可。这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赵弼和想了想,最后只向陈珪交代了“戴罪建功,功过相抵”八个字,至于详细该如何做……赵弼和也是不晓得的。他毕竟是武将出身,能想到这些,已然不轻易了。

陈氏见状,只得罢了。尤老安人又叮咛陈氏好生吃保胎药,千万别焦急惊骇存在内心如此。

陈珪赴了赵家的践行宴。去时忧心忡忡面沉如铁,回时行动安闲脚步轻巧,如许的窜改故意人看在眼里,倒也猜到了一两分。只可惜看花轻易绣花难,世人仍旧不看好陈珪这一次的江南之行。

爱护也就算了,这满脸的惊惧是如何回事儿?

这厢尤三姐儿也回了卧房。却也是坐立不安。受宿世此生两辈子的糊口环境所限,尤三姐儿此时还想不到陈珪此去江南所代表的皇权角力,但她却晓得大灾以后必有大疫,恐怕娘舅此去江南……

一时舅甥两个商讨完了,陈珪便想趁着本身还没解缆之前去拜访一下将来的后代亲家——即京中裕泰商行的少店主胡志远。

闻听贤人钦点陈珪为钦差副使,与六皇子同下江南赈灾查案,朝中百官有人喜有人忧,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无可何如。

说罢,本身清算结案上笔墨,乃命小丫头子舀水洗漱,且又穿戴好了,至二姐儿房中寻了二姐儿,又至大女人房中坐了一回,待上房有动静了,则三人同去上房给尤老安人存候。

那尤子玉见陈氏吓得这么着,心下也非常悔怨。忙顺着尤老安人的话说了几百句几千句的安慰,又哄着陈氏回房安息了。

尤老安人见状,少不得开口安慰一番,又嗔着尤子玉道:“外头爷儿们的事情,你总跟你媳妇说个甚。她现在肚子里正怀着哥儿,最受不得惊吓担忧。我们着紧还来不及,你还吓她。真如果……”

尤三姐儿躺在榻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干脆披衣起家,命蓁儿研墨铺纸,将书架上看过的相干册本、策论翻开来,又连络本身在后代看过的质料,倒是点灯熬油的写了几沓纸的灾后重修、防疫防病之法。又将叮嘱娘舅多带一些善于治疫的太医、药材诸事一一记在纸张。

陈氏听了这话,大觉有理,也渐渐放下心来。尤老安人又说道:“何况本日也晚了。你现在身子重,就这么忽刺巴的畴昔,只怕亲家们也要担忧。莫现在晚好生歇息,明儿一早再去不迟。摆布朝廷要拨施助银子粮草药材衣裳铺盖,也不是立等着明早就走了。”

除了是想压服裕泰商行脱手互助以外,也是存着一份但有建功,也不好便宜了外人的私心。

赵寅见状,不觉唏嘘。一面心下感慨着陈珪这是甚么命,好轻易得了些圣眷优宠,却得拿命来换,一面在赵府治席请酒为陈珪践行。

彼时陈宅高低亦都忙着给陈珪办理行装,预备出行之事。母女兄妹厮见过,陈氏少不得拉着哥哥一长一短的问话。陈珪昨儿已得了赵弼和的阐发,现在心神大定。闻听mm扣问,也不过遴选着能回的回了。左不过是些报喜不报忧的好话。

赵弼和仍旧是满面东风的笑着,摆手说道:“子璋你脾气油滑,手腕小巧,且又遇事机灵,心有成算,更是太子殿下看重的人。贤人便是看重了你这一点,以是才命你去江南。既能表白太子殿下秉承中正之心,且又能与两江宦海留一脉朝气。六皇子即使资质聪慧,铁面忘我,谙熟实务,但是由他来彻查此案,只怕也不能把握好这个度!”

三姐儿便笑道:“娘舅觉着如何,我这笔字可还入眼?”

陈珪一怔,旋即朗然大笑,指着尤三姐儿笑骂一声“好促狭鬼”。

一时吃过早餐,打发尤子玉上朝。陈氏早等不及了。乃命二门上的小厮预备马车,带着两个姐儿回娘家。

陈珪闻言一愣。他蓦地听闻圣上旨意,心下早已是方寸大乱。且又忙着收整行装南下,那里另有工夫揣摩这事儿?何况这不是明摆着么,必然是六皇子不喜他常常算计,以是夹私抨击罢了。

那厢尤三姐儿看着娘舅陈珪仓促而去。正要起家回上房时,就见一向躲在书房内未曾说话的表哥陈桡一脸爱护惊惧的看着他。

“……现在言官御史弹劾两江官员勾搭河道总督同流合污贪墨工款,乍看上去是太子殿下用人不当,有失策放纵之罪。可剑锋直指太子之人却未曾想过。太子即便有错,他也是太子,只是储君罢了。顶头儿上的另有一名真龙呢!”

尤三姐儿静坐在旁,话并未几。只在娘舅看过来时悄悄向他使了个眼色。陈珪恍然,一时寻了个借口,舅甥两个躲进了小书房。尤三姐儿便将本身撰写的几沓灾后重修的条陈交给陈珪,陈珪低头翻了几张,不觉莞尔一笑。但见纸上笔迹龙飞凤舞,大开大合,除笔锋力道因腕力不敷而略显绵软外,竟然与本身的笔迹有八成类似。

而在尤府内宅,尤三姐儿亦从陈氏的口中得知娘舅陈珪已被贤人钦点为钦差副使,不日将同六皇子一同南下赈灾查案。在尤子玉的口中,此番南下天然是危急重重,性命攸关,陈氏听着尤子玉长叹短叹,也不免慌了手脚。大早晨的就要筹措备车回娘家。

赵弼和目睹陈珪面上一片懵懂,便晓得陈珪没有体味到贤人此举的深意。不觉心下一笑,向陈珪详详细细解释道:“此去江南,须以施助哀鸿安抚百姓补葺河道清除吏治为重。此中,彻查两江官员勾搭河道总督贪墨工款一事更减轻中之重。既有黄河决口糟蹋民生在前,又有言官御史弹劾密报在后,此事必定确实。以是贤人龙颜大怒,下旨命人严查彻查。然圣谕是圣谕,底下人当差做事也要有个分寸。这案子必定要查,可究竟要查到多深,连累多广,莫非真要把两江宦海掀个底朝天,从上到下全都砍头问罪不成?真如果如此,即使太子殿下颜面无光,但是陛下的脸上也欠都雅罢……要晓得两江官员虽大多为太子门下,河道总督亦为太子殿下所保举,可如果没有贤人御笔亲批,这些个官员有一个算一个,谁能到得了任上?”

尤老安人骂完了尤子玉,仍转头拉着陈氏的手笑道:“媳妇莫怕。你哥哥能被贤人点了钦差,那但是圣眷隆恩天大的福分,别人求也求不来的。他这一去,显见的是建功去了,只怕返来还得高升呢。到时可不就是四品大员了么。何况他是跟着六皇子殿下一同下江南,又不是本身形单影只的去。那些人多大的胆量,还敢在皇子跟前儿弄鬼不成?”

陈府上房内,世人又说了一会子话,陈老太太目睹舅甥两个没了影踪,忍不住开口笑道:“见天儿的鬼鬼唧唧的,也不晓得又跑哪儿去说悄悄话儿了。”

舅甥两个逐条商讨。尤三姐儿彻夜不眠写出的条陈体例,有些是陈珪早已想到的,有些是压根儿没留意到的,也有些是尚不明白须得问个清楚的。更有一些是尤三姐儿本没想到且由陈珪弥补上的。也都一一的蘸条记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