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拖油瓶 - 第八十九章

第八十九章[第2页/共2页]

贾珍乃命人奉上正三品的凤冠霞帔,由全福太太亲手接过送进里间儿。贾珍等人在外头,隔窗念了好几首催妆诗。全福太太见状,因笑道:“吉时快到了,大女人且换衣罢。”

陈氏见尤老太太殷殷叮嘱,便不再插话。只等着尤老太太说的口干舌燥,倦怠乏累时,则起家笑道:“老太太惦记取大女人,这几日夜里都未曾好睡。今儿一早更是早早地便起来了,只不住的瞅着自鸣钟盼着你们回门。何况又说了这么一会子话,想是乏累了。莫不如好生歇歇,我先带着大女人回我房里说话儿罢?比及了午膳时,再过来寻老太太?”

尤三姐儿与尤家三房两位女人的吵嘴之争并未轰动上房。里间儿陪坐的众女眷们见状,也都笑着装点承平,酬酢些吉利趣事。忽而闻得外头爆仗爆响,鼓乐齐鸣,世人都齐声笑道:“这是催妆步队抬嫁奁还家了。”

“……再说我们如果当真不分青红皂白的捆了人扔到荒山野岭去。那吴家人岂能善罢甘休?到时候别说安生的办完大女人的婚事了,只怕他们当真能做出上门肇事的行动来?倘或是以传将出去了,外人也会说是我们的不是。到时候可真就是满长安的人看我们尤家的笑话了。”

一句话落,还是满面顾虑的问道:“只是到时候,倘若吴家不肯同我们撕破脸,那可如何办呢?”

只说至晚客散时,尤家上高低下皆神疲力倦,只不过在尤老太太上房略坐了一会子,便各自散了回房安息。

大女人闻言,羞怯的点了点头。刚要起家,便被尤三姐儿按住了肩膀,笑言道:“急甚么,这不是还没到时候么。好歹也得等我们大姐姐出几道题目,难堪难堪大姐夫才是。”

陈氏闻言,好整以暇的喝了一碗汤,口内嘲笑道:“想要做个四角俱全的亲家很难,想要找茬肇事儿却再轻易不过。来日方长,吴家会不会再行不义之事,他们说的可不算,全看我们罢了。何况从老太太的口风儿中能够推之,吴家人行事向来放肆粗鄙,只要两家有了来往,我们还愁没有借题阐扬的余地。”

大女人闻听此言,不觉羞得垂下臻首,面色绯红。世人见状,少不得又是一阵凑趣嬉笑,当中便有已经嫁了人的年青媳妇子笑言说道:“哎呦呦,这会子就害臊了,比及后儿正日子入洞房,可如何好呢?”

这一日的热烈喧哗自不必多说。只说玄月初六乃是大女人结婚的正日子。是日一早,大女人早早便起来打扮打扮。二姐儿、三姐儿因与大女人的友情好,便也早早的起来陪着。

陈氏闻言,不觉得然的笑道:“这不值甚么。我不过是打发了潘佑梁同他们说了几句话,提示他们当日因着吴氏去了他们家登门讨嫁奁一事,两家闹得颇不镇静。不说老死不相来往罢,这几年也是实在没有走动的。大女人也是以很有芥蒂。我是美意提点,恐怕他们此时贸冒然登门,不但不能起到攀亲论戚的结果,反而激起了大女人的恶感,觉得他们是来肇事的。到时候事情可就不好回转了。是以我便请他们将添妆留下来,由我放到大女人的嫁奁里,先跟着嫁奁抬到宁国府去。比及了三日回门的时候,我再寻个空儿同大女人细细申明……这事情总得渐渐来不是?总不能他们说断绝来往就断绝来往,说要攀亲论戚就攀亲论戚罢?大女人虽是慈悲心肠和软人儿,但也不是泥捏的菩萨,哪能一点儿心气儿都没有。他们听了我的话,也觉着我的话有事理。以是便留下了添妆之礼,还对我戴德戴谢的走了……”

陈氏洛里啰嗦的说了这一番话,因又笑道:“还好老太太今儿提示了我几句。要不然我可真把这事儿给忘了。到时候过了三朝回门,又不晓得大女人多迟早才气返来,倘若吴家此时来人,我可如何答复的好呢?”

里间后代眷们见了,这才同意叫大女人穿戴换衣。一时换好了凤冠霞帔,站在妆镜前。世人少不得面前一亮。盖因大女人长得虽不比二姐儿斑斓,三姐儿明艳,但其胜在面貌端庄,气质沉稳。这会子按品服打扮了,更是显出七分雍容气度来。

尤老太太闻听陈氏的分辩,不觉沉吟思考。

尤三姐儿见状,只感觉太不纵情,少不得撸胳膊挽袖子的亲身上阵——幸亏她还记取贾府爷儿们于诗书上并不精通,因此并没有在此一道上难堪人。不过略出了几道后代耳熟能详的急转弯题目,改头换面的写将出来。饶是如此,仍旧磨缠的贾家世人挠头不迭。当中便有人笑向贾珍道:“好个刁钻的小姑子,此后可够你受得了。”

说罢,乃命人送纸笔来,且叫大女人出几道题目。大女人才学平常,不过略出一题应景儿罢了。

但见请来打扮的全福太太满面堆笑的在大女人的脸上抹抹画画,大女人已经严峻的一方手帕子都要绞烂了。尤三姐儿见了,少不得又是一阵调笑打趣,弄的大女人愈发的忐忑难安。

一句话未落,世人都掌不住笑了。也有面子薄的未嫁女人们忍不住满面娇羞的握起脸来轻啐出声。那先头儿打趣的年青媳妇子见了,更加兴头儿的调笑开来……

陈氏一番策画计算,尤家母子天然不得而知。目睹陈氏说的斩钉截铁,尤老太太与尤子玉只得相视一笑。尤老太太思忖半日,方才向陈氏发起道:“既然事已至此,倒也没甚么说的。只是依你看来……我们要不要同你哥哥商讨一番。毕竟你哥哥八面小巧,办事机灵。倘若他能给我们出个主张,我们也不必担忧了。”

尤子玉闻听陈氏如此说,少不得感兴趣的问道:“既是这么说,那你倒是说说,你究竟是如何应对的,怎地他们这几日竟真的消停下来了?”

陈氏见状,仍旧小意的奉侍着尤老太太退了簪环,躺在床榻上略歪着小憩一回。这才引着大女人出了上房回至正院儿。因命春兰献茶毕,同大女人闲话一回,方才提及吴家世人过来添妆一事。

外头迎亲的贾家世人见了,也都晓得此乃题中应有之意。全都轰笑恭维的顺着门缝塞红包,软语利诱的哄着世人开门。更有一干轻浮爱闹的小子们暗搓搓的记下了尤家门房难堪人的步调,筹办比及自家女人们嫁人时,也这么难堪新姑爷。

另有一点陈氏却没明说——既然两家都算得上是大女人的娘家。无妨以此做个对比。到时候一家除了打抽丰扯后腿甚么都不会,另一家倒是大女人能够风风景光立品公府的保障。只待天长日久,大女人即便是个木头人,也该晓得至心近着谁远着谁才更有好处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