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游戏竞技 - 秦末逐鹿 - 尉缭子兵法

尉缭子兵法[第5页/共5页]

二十1、兵教上

世将不知法者,专命而行,先击而勇,无不败者也。其举有疑而不疑,其往有信而不信,其致有迟疾而不迟疾。是三者,战之累也。

夫守者,不失险者也。守法:城一丈,十人守之,工食不与焉。出者不守,守者不出。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千而当万。故为城郭者,非特费于民聚泥土也,诚为守也。千丈之城,则万人之守。池深而广,城坚而厚,士民备,薪食给,弩坚矢强,矛戟称之,此守法也。

夫将自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民贼”。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宅兆,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自百人(已)[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军贼”。身故家残,男女公于官。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故先王明轨制于前,重威刑于后。刑重则内畏,内畏则外坚矣。

伍长教其四人,以板为鼓,以瓦为金,以竿为旗。伐鼓而进,低旗则趋,击金而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击而坐。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卒长。卒长教成,合之伯长。伯长教成,合之兵尉。兵尉教成,合之裨将。裨将教成,合之大将。大将教之,陈于中野,置大表三,百步而一。既陈,去表百步而决,百步而趋,百步而鹜。习战以成其节,乃为之赏法。

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自伍而两,自两而师,不一其令。率俾民气不定,徒尚骄侈,谋患辨讼,吏究其事,累且败也。日暮路远,另有挫气;师老将贪,争掠易败。

7、十二陵

全军大战,若大将死,而从吏五百人以上不能死敌者斩,大将摆布近卒在陈中者皆斩,余士卒有军功者夺一级,无军功者戍三岁。战亡伍人,及伍人战死不得其尸,同伍尽夺其功,得其尸,罪皆赦。

凡守者,进不郭(围)[圉],退不亭障,以御战,非善者也。豪杰雄俊,坚甲利兵,劲弩(疆)[强]矢,尽在郭中,乃收窖廪,毁拆而入保,令客气十百倍,而主之气不半焉。敌攻者,伤之甚也。但是世将弗能知。

2、兵谈

经卒者,以经令分之为三分焉:左军苍旗,卒戴苍羽;右军白旗,卒戴白羽;中军黄旗,卒戴黄羽。

十1、治本

二十2、兵教下

今说者曰:“百里之海,不能饮一夫;三尺之泉,足止全军渴。”臣谓: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无夺民时,无损民财。夫禁必以武而成,赏必以文而成。

守法稽断,臣下之节也。明法稽验,主上之操也。明主守,等轻重,臣主之权也。明赏赉,严诛责,止奸之术也。审开塞,守一道,为政之要也。下达上通,至聪之听也。知国有无之数,用其仂也。知彼弱者,强之体也。知彼动者,静之决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

凡兵,有以道胜,有以威胜,有以力胜。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虽形全而不为之用,此道胜也。审法制,明奖惩,便器用,使民有必战之心,此威胜也。破军杀将,乘闉发机,溃众夺地,胜利乃返,此力胜也。贵爵如此,[所]以三胜者毕矣。

悔在于任疑;孽在于搏斗;偏在于多私;不祥在于恶闻己过;不度在于竭民财;不明在于受间;不实在于轻发;固陋在于离贤;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亡在于无所守;危在于无号令。

常陈皆向敌,有外向,有外向,有立陈,有坐陈。夫外向,以是顾中也;外向,以是备外也。立陈,以是行也;坐陈,以是止也。立坐之陈,相参进止,将在此中。坐之兵剑斧,立之兵戟弩,将亦居中。

[营]而显之,田禄之实,饮食之(亲)[粮],乡里相劝,死(生)[丧]相救,兵役相从,此民之所励也。使什伍如亲戚,卒伯如朋友,止如堵墙,动如风雨,车不结辙,士不旋踵,此本战之道也。

尉缭子对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光阴阴阳向背也。黄帝者,人事罢了矣。何者?今有城,东西攻不能取,南北攻不能取,四方岂无顺时乘之者耶?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备具,财谷多积,豪士一谋者也。若城下池浅守弱,则取之矣。由是观之,天官光阴不若人事也。

吏自什长以上,至摆布将,高低皆相保也。有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者,皆与同罪。

量地盘肥墝而立邑建城。[以城]称地,以(城)[地]称人,以人称粟。三相称,则内能够恪守,外能够克服。克服于外,(备主)[福生]于内,胜(备)[福]呼应,犹合符节,无异故也。

凡伍临陈,若一人有不进死于敌,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凡什保什,若亡一人,而九人不尽死于敌,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自什己上至于裨将,有不若法者,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凡明科罚,正劝赏,必在乎兵教之法。

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生于无。故(关)[开]之,大不窕;[关之,]小不恢。明乎禁舍开塞,民流者亲之,地不任者任之。夫土广而任则国富,公众而(治)[制]则国治。富治者,(民)[车]不发端,(车)[甲]不出(暴)[櫜],而威制天下。故曰:“兵胜于朝廷。”

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宽不成激而怒,清不成事以财。夫心狂、目盲、耳聋,以三悖率人者,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