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凌晨开匣玉龙嗥[第1页/共3页]
世人毛骨悚然,猛听王魁一拍大腿,喊道:“对了,对了,这柄‘不宿刀’,该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南刀’吧?”耳听又来了一柄怪刀,不孤子不由哦的一声,道:“南刀?那又是啥了?”王魁解释道:“我少年时曾听九华先师提过,他说东洋有柄不世出的凶刀,生具魔性,不管谁拿了这柄刀,便会不断的杀人,直到斩杀百万为止。我看天绝老弟说得这柄‘不宿刀’,八成便是这柄‘南刀’吧?”
世人听他把话说得重了,都是敢怒不敢言,老陈、老林虽想出言辩驳,却也想不出甚么大事理。一片沉寂间,忽听天绝僧笑了一笑,问王魁道:“王大人,你行医救人前,可会先问病患是好人好人?”王魁点头道:“当然不会。”
王魁点头道:“冤冤相报何时了,老弟,我看你也别想着杀人放火了。实在人家对你叔叔已是部下包涵了。”世人讶道:“部下包涵?是如许么?”
这话固然好笑,可世人听在耳里,倒是殊无一分笑意。不孤子喃喃隧道:“永不歇宿的杀人,这……这也太可骇了些,天绝老弟,世上真有这柄怪刀么?”天绝僧寂静下来,道:“当然有。传闻不宿刀就是落在‘大内荣之介’手中。”
王魁皱眉道:“你可真是无聊。我又不是包彼苍,哪知谁是好人、谁是好人?难不成我看诊前还得升堂审案,查他个祖宗八代再说?”
不孤子蹙眉道:“梦海?到底是甚么处所?”天绝僧道:“梦海便是苦海。”那不孤子干笑道:“天绝老弟,你的学问可真赅博了,怎会晓得这些东洋故事的?但是从哪本:“是啊,甚么不动明王的,连老朽也没听过,但是有哪位高僧转告你的么?”天绝僧淡淡隧道:“王大夫说对了,这些事是‘道衍大师’亲口转告的。”
天绝僧点了点头,道:“据小僧猜想,这批朝鲜武官是为‘不宿刀’而来。”世人惊诧道:“不宿刀?那是甚么?”
天绝僧颔道:“恰是。人死不能复活,但是天下的公道却不能死。以是侠客复仇时必定不忘本身的知己,不管成果如何,他们也不会叛变开初下海的志向。不然心中的公道已死,又何故再奢聊天下人的是是非非?”
正感喟间,身边几名小羽士嘻嘻哈哈,笑道:“师父说不过人家,变成老狗啦。”不孤子怒道:“咱是老狗,那你们几个算是甚么?”赤川子惊诧道:“对啊,我……我变成赤狗子了。”说着指向火伴,一一派名:“你是玉狗子,他是海狗子、那是天狗子。”话声未毕,忽听一名小童哭道:“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进香肉铺啊!”世人转头望去,那抽泣小童恰是“黑川子”,想起黑狗多数活不过冬至,不免大哭了起来。
世人面面相觑,只见不孤子摇了点头,王魁也是一脸不解,二人望向了天绝僧,齐声问道:“老弟,你晓得此人的来源么?”
天绝僧道:“传说东洋匠人极善造刀,所铸兵器锋锐非常,可他们好胜心太重,仍觉不敷,心魔作怪,便造出了一柄上干天和的‘不宿刀’,今后为东洋高低带来无穷灾害。‘不宿’之意,便是永不歇宿。传闻这柄刀杀气太重,不管甚么东西近到了刀锋一尺内,便会自行受力裂开,也因这柄刀找不到歇宿之所。只好以血做鞘,永不歇宿的杀人。”
不孤子点了点头,又道:“我看崔中久、柳聚永这些妙手都来了。那东洋人到底是甚么来源?怎能轰动这批宫廷侍卫?”
一旁老陈、老林道:“道长放心,二爷便算事前得知对方是个倭寇,他还是会把人救起来。”不孤子惊诧道:“为甚么?”老陈道:“我们赶海人有条行规,只消瞥见溺水之人,非论对方身份是高是低,为人是好是坏,我们都得救他起来。不然便是违背了做人的本分,与禽兽无异。”
听得人家决计相饶,崔轩亮也不知该说甚么,他冷静低头,想起婶婶还在家里等着叔叔归去,忍不住又红了眼眶。不孤子问道:“小兄弟,传闻那批朝鲜武官登上你们的船,是为了追捕一个倭寇来着,是么?”崔轩亮擦拭了泪水,道:“是啊,他们……他们一起穷追不舍,就是要找一个东洋人。”
姚广孝是天下怪杰,传说他精通兵法韬略,号称是天下第二智囊,只略逊于太祖的席谋臣刘国师。听得姚天师临终前曾起码林,想来必有严峻事情。不孤子心下一凛,忙道:“如何?他……他但是有甚么遗言要交代你们么?”天绝僧道:“道衍大师来访时,身子已不大行了。他说本身平生光亮磊落,了无遗憾,只要一件事始终让他耿耿于怀,他但愿我寺方丈念在多年友情的份上,能为他告终这桩最后的心愿。”世人哦了一声,忙道:“甚么心愿?”
崔轩亮哽咽道:“做大侠一点好处也没有。叔叔行侠仗义,倒是美意没好报,差点就给好人杀死了。等我今后练好了武功今后,我才不要学做甚么大侠。”想起叔叔还躺在舱里,昏倒不醒,更是泪如雨下。天绝僧一旁看着,忽道:“崔小施主,你感觉那些朝鲜武官很残暴么?”崔轩亮忍泪道:“没错,他们明知叔叔是好人,却还要这般对待他。真是没天良了。”
不孤子嘿嘿一笑,道:“好个无异于禽兽啊。那我问你们一句,如果你们的杀父仇敌溺水了,你们救他不救?倭寇杀人如麻,手上沾满了汉人的鲜血,你救他一个,不即是害死了十个汉人同胞?”说着拍了拍崔轩亮的肩头,道:“小兄弟,我们做人要讲大是大非,你可千万别学你二叔,满脑筋的妇人之仁,只会害人害己,晓得么?”
世人吃了一惊,看朝鲜姓氏多与汉人不异,最常见是金、李、朴、安、张等五姓,亦有很多崔姓、柳姓之人,却没听过这个“明”姓。不孤子也不认得这些番邦之人,喃喃道:“明国勋?这名字倒也神情,他……他背上不还负了口棺材么?那边头装的又是甚么东西?”天绝僧道:“据我猜想,那石盒里藏的是柄刀。”世人微微一愣,齐声道:“又是刀?”天绝僧道:“若贫僧料得没错,当年朝鲜建国大君李成桂的佩刀,便藏在那石匣子里头。”王魁大吃一惊:“甚么?李成桂的佩刀?你……你说的是‘神功震主’?”
天绝僧道:“诸位施主,崔老豪杰或许救了一个好人,但他并未做错事。他的所作所为,全都本于做人的知己,纵使外人以刀剑相逼,他也未曾窜改初志。在贫僧眼中,他实乃顶天登时的侠义中人,足称‘国之大侠’而无愧。”天绝僧说法已毕,世人尽皆合十。只听不孤子长叹一声,拱手道:“忸捏了,忸捏了,老道活了七十多岁,见地却还比不上你一个小老弟,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四下一片沉寂,那天绝僧本来冷静无言,忽地问道:“崔小施主,他们要抓的那名东洋人,但是叫做‘大内荣之介’?”崔轩亮咦了一声,忙朝老陈、老林望了一眼,低声道:“对……那崔中久仿佛有提到这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