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山经(2)[第1页/共3页]
【译文】
【译文】
【原文】
【原文】
又东十里,曰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①。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此中多美玉。
又东五百里,曰槐山,谷多金锡①。
再向东二十里,是阳虚山,盛产金属矿物,阳虚山邻近玄扈水。
【译文】
【原文】
中次五经薄山之首,曰苟林之山,无草木,多怪石。
中次六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①,实惟蜂蜜②之庐,其祠之:用一雄鸡,禳③而勿杀。
【注释】
【译文】
【译文】
再向北十里,是超山,山北面到处是青玉,山南面有一眼水泉,夏季有水而到夏天就干枯了。
凡厘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状皆人面兽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以采衣①之。
再向东北二十里,是升山,这里的树以构树、柞树、酸枣树居多,而草以山药、惠草居多,另有富强的寇脱草。黄酸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璇玉。
【原文】
再向西三百五十里,是举山。雒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北流入玄扈水。玄扈山中生有很多马肠如许的怪物。在举山与玄扈山之间,夹着一条洛水。
【译文】
【原文】
【原文】
【译文】
【译文】
①櫄木:与高大的臭椿树类似,树干能够做车辕。②:音交,即秦,一种可作药用的草。
【原文】
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于阳虚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礼:太牢,婴用吉玉。首山,①也,其祠用稌、黑牺太牢之具、蘖酿②;干儛③,置鼓;婴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鸡于下,刉④一牝羊,献血。婴用吉玉,采之,飨之。
【注释】
中次四经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此中多汵石①。
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多榖柞①,其草多芫,其阳多琈之玉,木多槐。其阴有谷,曰机谷,多鸟,其状如枭而三目,有耳,其音如录,食之已垫。
①衣:作动词用,穿的意义。这里是包裹的意义。
①井:井是野生开挖的,泉是天然构成的,而本书记叙的山之统统皆为天然事物,以是,这里的井当是指泉眼下陷而低于空中的水泉,形似水井,故称。
【原文】
又西十里,曰廆山,其阴多琈之玉。其西有谷焉,名曰雚谷,其木多柳楮。此中有鸟焉,状如山鸡而长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名曰鸰,其鸣自呼,服之不眯。交觞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俞随之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
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多榖,多涂石①,其上多琈之玉。
【原文】
再向东二十里,是和山,山上不发展花草树木但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确切是黄河中的九条水源所会聚的处所。这座山回旋回转了五层,有九条水从这里发源,然后汇合起来向北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苍玉。吉神泰逢主管这座山,他的形貌像人却长着老虎一样的尾巴,喜好住在山朝阳的南面,出入时都有闪光。泰逢这位吉神能兴刮风云。
又东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①,其草多②。
再向西二百里,是白边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石青、雄黄。
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此中多水玉,多人鱼。有草焉,其状如苏①而赤华,名曰葶苧,能够毒鱼。
①苏:即紫苏,又叫山苏,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呈方形,叶子紫红色。枝、叶、茎、果都可作药用。
再向东十里,是历山,这里的树大多是槐树,山南面多出产玉石。
【译文】
向西十里,是缟羝山,没有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注释】
【原文】
【原文】
又东十里,曰历山,其木多槐,其阳多玉。
①螫虫:指统统身上长有毒刺能伤人的虫豸。②蜜:也是一种蜂。③禳:祭奠祷告神灵以求消弭灾害。
【注释】
再向西二百里,是熊耳山,山上是富强的漆树,山下是富强的棕树。浮濠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另有很多人鱼。山中有一种草,长得像苏草而开红花,叫作葶苧,是能毒死鱼的。
总计山山系的首尾,自敖岸山起到和山止,一共五座山,路过四百四十里。祭奠泰逢、熏池、武罗三位神都是把一只公羊劈开来祭奠,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其他二位山神是用一只公鸡献祭后埋上天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①礝石:次于玉一等的美石。礝,也写成“碝”、“瓀”。②貉:也叫狗獾,是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而身形较肥胖,尾巴较短,尾毛疏松,耳朵短而圆,两颊有长毛,体色棕灰。
【原文】
①副:裂开,剖开。
【译文】
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其上多礝石①。有兽焉,其状如貉②而人目,其名曰。虢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此中多礝石。
①汵石:一种柔嫩如泥的石头。
再向东十里,是良余山,山上有富强的构树和柞树,没有石头。余水从良余山北麓流出,然后向北流入黄河;乳水从良余山南麓流出,然后向东南流入洛水。
【注释】
【译文】
【注释】
又东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榖柞棘,其草多蕙①,多寇脱②。
【原文】
【原文】
【译文】
①涂石:就是上文所说的汵石,石质如泥一样柔嫩。
又东十里,曰良余之山,其上多榖柞,无石。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
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冬①。
①冬:药草名,即门冬,分为麦门冬和天门冬两种。
总计厘山山系的开端,自鹿蹄山起到玄扈山止,一共九座山,路过一千六百七十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的面孔,兽的身子。祭奠山神:在毛物顶用一只红色鸡献祭,祀神不消米,用彩色帛把鸡包裹起来。
【译文】
再向东五百里,是槐山,山谷里有丰富的铜和锡。
总计薄山山系的开端,自苟林山起到阳虚山止,一共十六座山,路过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是诸山的宗主,祭奠升山山神的典礼:在毛物顶用猪、牛、羊齐备的三牲做祭品,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首山,是神灵显应的大山,祭奠首山山神用稻米、整只玄色外相的猪、牛、羊、美酒;手持盾牌起舞,摆上鼓并敲击应和;祀神的玉器用一块玉璧。尸水,是上通到天的,要用肥壮的牲口做祭品献祭;用一只黑狗做祭品供在上面,用一只母鸡做祭品供鄙人面,杀一只母羊,献上血。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并用彩色帛包装祭品,请神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