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嫡女楚晴 - 第52章

第52章[第1页/共2页]

楚晴便很少去,虽说堂兄妹不碍甚么,可楚晟身边总跟着个周成瑾。对于此人,楚晴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胡氏本身是妾,一门心机惟着争宠,想斗倒明氏,连带着两个女儿都存了如许的设法,把明氏当作假想敌。

不得不说楚溥对两个庶女真挺不错,通过前几天的事情就能遐想到胡氏的教养,两人的将来上头,实在是用了心的。

这日楚溥返来,正赶上楚晴在穿堂叮咛管事嬷嬷,“……嬷嬷管着厨房怕是八~九年了,平常都是如何做的?”

腊八那天,国公府仍按旧例煮了两锅粥,阖府高低每人一碗。宫里也有粥犒赏下来,另有几家交好的都趁早送了过来。

明氏笑道:“世子爷真会谈笑,晴丫头教养得好跟我这个隔房伯母有甚么相干?三女人跟七女人都是端庄请过好几年夫子的,府里这几个倒是亏了,先前后后加起来学了不满两年。前阵子国公爷还说晴丫头的字写得不好,让多读书多练字。不知两人的字写的如何,要不一并请个专教书画的先生?”

“看着不像好这口的。”

孙月庭“嗤”道:“还不是借着大长公主的宠嬖?谁让人家会生,传闻边幅跟当年的驸马一模一样,可有此事?”

周成瑾“啊”一声惊呼,粉饰般拍了下脑门,“俄然想起来,另有件事,我得走了。”

大长公主的脾气,太子再清楚不过,拍了拍周成瑾的肩头,“行,去吧,等下次再带你来玩儿。”

女孩哭得狼狈,周成瑾看了顿觉索然,将怀里身契一扔,“算了,强扭的瓜不甜。”大踏步下了楼,早有青衣人得了信儿将他引出二门。

过了腊八就要忙年,楚晴与楚晚开端帮着明氏管家,每天杂七杂八的琐事多得不得了。

那天本是飘着鹅毛大雪,楚晟说雪天最舒畅之事莫过于赏花喝酒,吟诗作乐。四房院中间的梅林刚坐了花骨朵,倒是闻香轩前头的两株梅树已然盛开。

门房看到周成瑾单独出来,脸上毫无非常,恭敬地弯了腰,“大爷好走。”开门待他出去,又极快地落了锁。

楚溥看出明氏的对付之意,叹道:“我晓得是难为你……之前不留意没看出来,现在感觉是让胡氏教养得左性了。在府里当闺女如何都好说,今后若嫁了人还是这副体性怕是要吃大亏。”

是在卫国公府的花圃。

明氏却因为持续几日的繁忙而病倒了。

莫非作为当家主母还得主动去跟妾争斗?

有极轻的脚步声拜别。

女孩朝着这边看过来,看到男人闲逛的身影,仿佛认识到甚么,神采一下子变了,踌躇着不太甘心。

楚晴连声承诺,“正月里必然去给大长公主拜年。”赏了婆子一个上等的封红。

婆子道:“之前都是分两锅煮,表里院的主子以及往各家送的单另在小锅里煮,大锅里的都是分给府里下人。这不心机着换了夫人管家,没准儿会不一样。”

也是这般的年纪,也是粉红色的褙子,一下下跳着够高处的梅枝。

太子笑道:“一模一样倒说不上,像了七八成倒是有的,主如果阿瑾的生辰跟驸马也是同一天。驸马前脚殡天,隔了几个月,他生辰的时候就有了阿瑾,你说大长公主能不宠他?”

自打明氏抱病,那姐妹俩向来没问候过一次,当然在飘絮阁禁足是真,可打发个丫头来问一声或者亲手做点汤汤水水也不费事吧?

此时还没过午,百媚阁平静得很,老鸨笑眯眯地迎上来,“大爷今儿来得早了。”

小小的人儿裹着大红色的哔叽大氅,看起来粉雕玉琢般,可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有章有据。

“好嘞,”龟奴敏捷地捡起地上银子,回身走了出去。

妇人掐一把她的胳膊,往前一推,“你有福分能让爷看中你,还不快跟上?”

记得前次,她在汲古阁看书,仿佛也看到一张字条,写的是“當”字,当时没在乎,顺手就扔到中间纸篓里了。

妇人沉了脸。

女孩看一眼周成瑾,又看一眼太子。

周成瑾往厅间椅子上一坐,“呸”一声吐口唾沫在地上,“恶心!”又低骂一句,“不识好歹!”

这日,徐嬷嬷还是带了书归去,楚晴忙乎一天,吃过晚餐斜倚在靠枕上躺着看,刚翻开册页,便从内里掉出张寸许见方的字条来,上面写着一个“心”字。

楚晴抿着嘴儿笑,“嬷嬷就按往年常例来,如果实在难堪,也不必勉强,看看厨房谁能煮好这个腊八粥谁来当管事。”

周成瑾没理睬她,取出一角银子扔给龟奴,“给爷叫辆马车,爷回府。”

明氏想了想道:“不是我不想管,她们好百口都好,她们如果今后三天两端哭着回娘家,我们这日子也不好过。只是,我说的话,她们怕是会特地往反了听。解铃还须系铃人,世子爷还是跟别人筹议吧……”

老鸨扭着细腰走到周成瑾身后,双手谙练地给他按压着颈间穴位,周成瑾一勾手,凑在她耳边道:“四井胡同,右数第五间,黑漆大门,院子种着竹子,没事盯着点儿。里头三四个练家子,把稳别落了陈迹。”

楚溥考虑半晌点了点头。

楚好每天一早到大房院侍疾,她能做的事情未几,饭菜都是厨房做好的,药也由丫环们守着熬,她就是给明氏端茶倒水,陪着说话解闷,明氏入眠后,就拿着裁好的鞋面在中间温馨地绣花。

孙月庭心领神会,“殿下高见,如此便有甚么风声,周大爷也是阿谁出头的。”

送东西的婆子很会说话,“大长公主前次承诺请五女人吃,此次特地给补上,五女人正月里如果得闲,还请到我们府上坐坐,大长公主时不时念叨着五女人说话风趣,又生了副小巧心窍儿。”

“此一时彼一时,大长公主越活越夺目,早早摆出敬而远之的姿势,”太子轻描淡写地笑笑,“阿瑾本来名声就臭得烂街,他的话有几人会信?再说,把他也拉下水,他另有嘴说别人?”

周成瑾悄悄松口气,却见院子里梳着圆髻的妇人走向女孩,低声说了句甚么,指了指楼上。

梅枝颤栗,积雪洒落,钻进她的衣领,她缩着脖子喊“凉”,却不罢休,还是刚强地跳。

想到此,女孩“哇”地哭了,“我不去,我不想去。”

“是怎生不一样,主子下人都混在一锅吃,还是说本年不做腊八粥,改成小米粥了?”

“咯咯咯”,老鸨娇笑几声,兰花指虚点着周成瑾,“大爷就会寻奴家高兴。奴家捏得可舒畅?我们这儿才进了几个女孩子,个个生得水灵,要不叫出来让大爷指导一二?”

阳光斜照在她脸上,照着她稚气的脸,欢乐而镇静,却非脑海里一向盘桓不去的那张面孔。

“做买卖都讲究银货两讫,我向来不占外人便宜,”周成瑾“呵呵”笑道,“不过表哥也不是外人,能省点就省点儿……阿谁,身契我一道带走了。”

太子温文一笑,“不过一个丫头,阿瑾何必这么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