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游戏竞技 - 女户 - 146暗室

146暗室[第2页/共2页]

田晃道:“咳咳,天下人皆是官家之臣,何如分甚南北?是人便好有个私心,想着儿孙本来能做个官儿,却叫旁人做了,难过是有。想来这些小我也不致如此不顾国事,只为私利。”倒是想将此事悄悄掩了畴昔。盖南北之争,由来已久,朝上也有过辩论,却不好过此时拿来再说事。灾情还未过,何必再挑事儿?

***转回***

九哥道:“卿但说无妨。”

朱震所言南北之争只是一其,另一启事倒是自九哥即位以来,凡有政,多是起自南边。不管开商埠、抑或修商路,乃至于广种稻种,各种得益之事,利归南边,而北方并未曾尝着甚长处儿。止有北地边城,因九哥即位以来与胡人战和,逐胡人往北,得了些许安宁,才说这官家比先帝圣明。

九哥听了,恨声道:“可否趁此度田?发粮,凡领国度施助米粮,皆编户为民,前尘非论。南边有处所安设他们,也与先往人一往报酬,总不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北方地气酷寒,现在好有六月了,再补种也种不出甚粮食来了。这很多人,总要到来岁春季才有衣食,这一年多,要如何熬来?又要经一隆冬,不知又要冻毙多少人。纵他们负了我,我却不能负了他们,许他们南迁寻食。”

朱震见九哥如此,未干脆说得直白些儿,上前一步道:“天下多事,不过天灾,臣请官家谨慎*!话儿里既带出南北之分,便不是平凡人能作得出来夭!若端的是小民气头生出来,必是穿凿附会,说甚个星宿转世等语,毫不致说到南北之分上来。自先帝朝起,南边渐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家不足财者例读书测验,得中进士入朝为官者渐多。北人以朝廷原多北人,今南人骤入,是夺其繁华,常有鄙薄之语。”

陈奇因问:“则何人可继位君?”

丁玮上前一步道:“官家,此中有内幕,请容臣细禀。”

比年灾异,民气浮动,南边犹可,北便利有些不成说之事谋于暗室。

朱震道:“他们另有脸难过?公未曾读《颜氏家训》么?‘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乘舆,入则搀扶,城郭以内,无乘马者’至于侯景之乱,则‘肤脆骨柔,不堪行走,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匆促者,常常而然’。现在北人,恰是如此!不思催促后辈长进,却好想叫旁人不长进,免得显着他无能!”

九哥笑至一半又敛容,问李长泽:“如何说是撑得饿不住了?但是朝廷施助不周?但是有人从中贪污?此事当明察,断不容有人夺了饥民拯救粮,若因此生出民变来,便是千古罪人了!”

原是因着灾异而出了些许不满乃至有些个谎言,这谎言又反过来促民气生不满。小民无知,只晓得人云亦云,只消天下稳定,他们不过是过过嘴瘾罢了。如果一朝有变故,恐是良民变暴民。然起事却不他们,向来治乱里小民不过随波逐流罢了。肇事之人是火,小民不过是风,火借风势、风借火势罢了。

监正轻视笑道:“他们老子已失了天意,何况他们?且现在北人不满这帝后多得是哩,官家重南人,多少功德都着南人?那娘娘是个南蛮子。北人如何肯服?禁军当中,究竟是南人多,还是北人多?届时,只消皇太后出面,有大义名份,事无不成。”

这皇太后因心中沉闷,便召娘家人来发言,相互皆吃了帝后很多暗亏,慈明殿内骂声一片,渐生异心。那陈奇心狠,因说皇太后:“前者我与钦天监监正吃酒,他说”一递一递将话儿说了,这才是街知巷闻流言泉源。

政事堂里李长泽等人亦说九哥:“不成不慎。”九哥兴趣却并不高,低声道:“天下确是多事。”

却说北方因旱情而生蝗灾,弄得朝廷焦头烂额、高低民气不稳,乃至京中亦有流言传出,道是这官家来头委实不好,弄得北方大地一片苦楚。因朝廷又兴迁北人实屯垦西南之地,虽有各种免税之策,却好似坐实了“夺北方气运以补南边”之说。

李长泽吵嘴挂上丝笑影儿,答道:“他们将蝗虫吃了哩。先是捕蝗换粮,此事老幼皆做得。次后是闻说蝗虫能食,有实撑不住饿,便烧了蝗虫来食。各处饥民,一个学着一个,不消几日,便都晓得了。这个眼睛都饿绿了时候儿,便是蝗神亲来,也要叫这些小我给生吃了。”

凡主事之事,休问品德高低,只消能叫诸人得益,纵有一二失德之处,下头人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若只能叫旁人辛苦又没个收益,纵品德再好,也难耐久。千话万话,肚皮说话。

田晃道:“请命志愿。此时不宜多肇事端。”也是教休触怒豪强之意。南人读书仕进多,北人原视朝廷为囊中之物,现在如何不恼?心已有恼意,朝廷不成火上浇油。如果以失了士绅之心,官家也要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