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用语终极大全(小说中会出现)[第4页/共8页]
其制作体例是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后缝缀,像一块块的田,故别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称作慈悲服、无上衣、离尘服、摆脱服等。依佛本制,法衣包含:安陀会(五条衣)、郁多罗僧(七条衣)、僧伽梨(九条大衣)三种,具有三种服从:杜防僧衣他用;使僧尼舍离对衣服的贪欲; 制止别人盗取。
寺院道场中,对厕所的通称。
完成剃而现削发之相,这是意味出离烦恼之相。
沙弥,乃止罪过慈,觅求圆寂的意义。为五众之1、七众之一。在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的削发男人称之。《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九,以春秋辨别沙弥为三种:
正法、像法、末法
以上三者合称三沙弥。
指寺院中供奉佛陀的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意义是巨大的豪杰。是佛陀的德号之一。因为佛陀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称大雄。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为主,也有供奉三宝佛者,即外加药师佛、阿弥陀佛;或以意味解行并重的大迦叶、阿难尊者侍立在佛陀摆布;或供奉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
闲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品,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别的,大家间的帝王及诸施主,都是庇护佛法的人,亦称之为护法。以是本日的佛教界,对于虔诚三宝,护持佛教的在家居士,都以护法称之。
佛法浩大如大海,以上所列的"佛门用语",正如大海之一沤;就是现有的梵学大辞典,也未能将统统的名词完整搜尽,但睹之已足以令人叹为观止矣!
尸罗
上供
法会的典礼常常依其性子而有分歧,普通的停止体例:寂静道场,于佛前献上香、花、灯、烛、四果等,并行剖明、愿文、讽诵经赞等。
本属于宽袍大袖的唐装,身腰、下摆、袖口都很宽广,穿戴安闲,为我国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所穿的衣服。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也就是歌颂的歌词。
公案
娑婆天下
护持本山各种弘法利肇奇迹捐募净资者。
又称作六斋。指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旬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
机遇
梆
本指开山建寺而言,因当代寺院多建于山谷清幽处,故称开山。
制止本身说话。禁语在于收摄口业,反观自心,故于禅堂参禅时,则须先禁语,藉由禁语来束缚身心,以达清净安闲。
于寺院停止法会时,信徒出资斋请与会大众,广结众缘,称为打斋。
又作法衣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意译为坏色、不正色、红色、染色等。为佛教僧众所穿戴的僧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食存五观
学僧
巡寮
佛陀入灭后,依其教法之展状况,可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期间。
安居的日,称为结夏;美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过夏。安居旨在严禁无端外出,以防离心狼藉,是以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工夫,是养深积厚,是自我沈潜的修行。今之普通梵学院的糊口便是夏安居、冬安居。
庇护、保持正法的意义。传说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
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交二足为全跏趺坐、大坐、莲花坐,此为美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
香炉质料种类很多,有金、银、铜、金铜、白铜、赤铜、青铜等金属成品的分歧,及陶制、琉璃、象牙、紫檀成品的别离。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削发众制止外出,聚居一处精学习行,称为安居。这是雨季期间草木、虫蚁滋长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而遭世人讥嫌,是以制止外出。
参禅
梵钟:又称大钟、撞钟、洪钟、鲸钟等。吊挂于钟楼上,用于调集大众,或做朝夕报时之用。
指疗病的药饵与砭石。即医药与医疗器具。
当今的海青色彩有二:一为玄色,乃普通佛弟子礼佛时所穿;一为黄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普通大众不得穿戴。
指以鲜花、生果等各种物品扶养诸佛、菩萨或诸祖师,表达虔诚礼敬之意。
即过午不食。
法器之一。以铜片制成,状如圆盘,四边凿有小孔,系于铜制圆形架上,下按木柄,以小槌击之。执铛子时,名"照面铛子"。
善知识是能生世法,像须弥山出于大海。
指经藏、律藏、论藏,佛教圣典的三种分类。
开堂
梵衲
佛教丛林中,每日用斋时,为大众添饭菜、茶水者,称为行堂。
削发人所用的食器。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其质料、色彩、大小均有定制,为如法的食器,应受人天扶养所用的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的食器,故又译作应量器。有三事呼应:色呼应||要灰玄色,令不起爱染心;体呼应||体质粗,令人不起贪欲;量呼应||应量而食,含有少欲满足之意。
善知识就像慈父,能赐与我们泛博好处。
今亦以寂静来赞叹人的相好、威仪。
羯摩和尚:即读羯磨文的阿阇梨,主持白四羯磨授戒典礼。羯磨师为诸比丘受戒的正缘,若无羯磨师秉承圣法,则法界善法无从生起。担负此职者,其戒腊须在五年以上。
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处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于法会或戒会时,指导大众如法停止统统行仪礼节,使不违犯者。
善知识是不染世法,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指通过必然的典礼,领受佛陀所制定的戒法。也就是遵循教团规定的行动。
凡皈依三宝,信奉人间佛教,具有弘法才气、正知正见的佛光会员,经国际佛光会天下总会考核通过者,礼聘为檀讲师。每年可经总(协)会安排到各地构造个人报告,但不得主持宗教法会仪礼。
普通寺院中,常见于大殿前的摆布两方建钟鼓楼,别离安设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辩才
丛林中卖力大众斋粥的职称。典座职掌大众的斋粥,统统扶养务须净洁,物料调配恰当,节用珍惜。
止静
结跏趺坐
钟
见别人积德,随之心生欢乐,称为随喜。《法华经.随喜功德品》载,听闻典范而随喜,次次积累,功德至大。《大智度论》则谓,随喜者的功德,胜于积德者本人。又随己所喜,亦称随喜,如布施时,富者施金帛,贫者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随喜。